作者:未知 時間: 2020-03-28 19:27:12 人氣:0 ℃
加強林業合作 共建綠色“絲路”
(來源:中國林業網)
2010年至2015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林產品及木制品展”(以下簡稱“林木展”)已舉辦6屆。目前,中國與東盟林業合作現狀如何?面臨哪些挑戰?今年的東博會林木展又有哪些亮點?就這些熱點問題,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日前在北京接受了記者專訪。
a 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國與東盟10國的林業資源稟賦各具優勢,林業產業結構各有特點,互補性較強,合作潛力很大。近年來,隨著林業合作關系日趨緊密和廣泛,林業產業互為重要的市場和貿易伙伴,雙方林產品貿易額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與東盟雙邊林業貿易額達到318億美元,其中,自東盟進口額為200億美元。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老撾、緬甸等都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林產品貿易伙伴,中國已成為東盟各國最重要的林產品出口市場。
“中國與東盟各國在繼續開展植樹造林、森林經營、竹藤等林木資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種質資源交換、林業產業發展、人才培訓交流、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打擊走私犯罪活動、林業有害動植物防治防疫、邊境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合作,有著現實需求和廣闊空間。但總體看,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林業合作還只是初步的,處在構建合作機制、明確合作方式、發揮合作潛力的階段。”張建龍介紹道。
近幾年來,通過大力發展林業,中國和部分東盟國家的森林出現了恢復性增長。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位,林業產業年總產值已近6萬億元。但中國和東盟各國林業發展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和一系列現實問題。
“中國和東盟各國要共同探討、交流互鑒和協同應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共同推進林業發展。”張建龍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愿景的推動下,中國愿與東盟各國積極打造多種形式、不同層級的合作平臺,進一步加強林業領域的合作,共商共建共享綠色絲綢之路。”
他指出,要依托中新經濟走廊和中國-東盟自貿區,突出大湄公河次區域的重要位置,重點開展森林生態系統綜合管理、跨界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資源培育和開發利用、林機裝備輸出和產能合作、林產品貿易、天然棕櫚藤資源、竹藤產業、森林文化、生態旅游和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進中國-東盟林業投資、商貿和科技合作,建立中國-東盟林業合作長效機制,為促進各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b 林木展成果豐碩
6年來,中國-東盟博覽會林產品及木制品展規格逐步升級,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從2014年起,國家林業局把林木展列入六大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目前,林木展已成為東博會旗下規模最大、區域內重要的林業專業展會。
林木展緊扣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及“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東博會的平臺優勢,通過產品展覽和專業交流活動,努力推進中國與東盟林業合作、林業經貿交易、林業國際產能轉移,帶動和促進區域林業發展。“林木展的舉辦,不僅收到了顯著的展會經貿效益,而且深化和密切了中國與東盟林業合作關系,促進林業合作取得了新成效。”張建龍認為,林木展成效主要體現在:
東盟國家企業參與度高。東盟國家積極參與,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等東盟國家的眾多企業踴躍參展。2015年,東盟國家林木業生產企業70家參展,使用150個展位,企業連續參展率達50%。
出公司公司招聘業與茶葉品牌貨品持續性加入。一次一流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我國木裝飾家具公司公司帶給了優質量情況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我國我國森林貨品,國產出公司公司招聘業也帶給典藏展會,上升了專業課程化、全國化情況。
展覽品具有實際情況實際消費需求。展覽會的信息內容而男人性強,空間廣州獨特對比鮮明,凸顯國際金生產能力轉入與相互合作優缺點,集約化展示英文了全球與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的互替性強、具有交易雙方彼此市廠實際消費需求的廣州獨特商品是、機械廠設備及新技術水平。收錄人類板、水性漆、木板等鐵質品,鐵質設施,廣州獨特樹林黃綠色飲食,花木綠化樹苗,農林機械廠與武器,種養殖廠與噴灌新技術水平等。非常是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的廣州獨特紅木設施、竹藤制作品、鐵質工藝設計品,受了企業客戶的最廣泛祝賀。
溝通主題話動多種異彩。國際聯盟展會期內開幕正規論壇、正規研究會、郭德綱開箱商貿對接的主題話動及木文化水平顯示舞臺表演。東盟十國發展中國家、內部相關行業領域針灸學會,美利堅共和國國際聯盟實木品針灸學會、歐洲各國木才商貿協力技術會、澳洲木才進口報關商協力技術會等相關行業領域針灸學會,林業局籠頭工業企業和各個領域專家團隊,都積極地參與到各溝通主題話動,共商應對策略,共享設備經驗值,共求商業機會。
c 需建合作長效機制
張建龍認為,下一步,林木展要著力于推動中國與東盟的林業合作機制建設,逐步與東盟國家林業管理部門建立長效的工作交流機制;著力于推動東盟國家和國內各省市林業項目合作,提升展會的經貿實效;著力于推動中國和東盟相關企業的行業合作、國際產能轉移和技術升級;著力于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通過多種渠道爭取更多企業參展,把林木展培育成為我國林業產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此外,2007年,中國-東盟博覽舉辦了首屆“中國-東盟林業合作論壇”,有效推進了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林業合作。今年第13屆東博會期間,中國國家林業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共同舉辦第二屆“中國-東盟林業合作論壇”。本次論壇以“維護森林生態安全,提高國民綠色福祉”為主題,邀請東盟各國共同探討加強林業合作、應對共同挑戰的思路與對策。
張建龍透露,論壇的目標和預期成果,重點將在兩方面:進一步促進中國和東盟各國林業部門溝通,在林業生態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林產品貿易和相關投資等領域,探討共同感興趣的議題,形成合作意向;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推動建立中國-東盟林業合作論壇長效機制。
“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擬形成并通過《中國-東盟林業合作聲明》。”張建龍說。(記者 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