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long-agriculture 時間: 2021-02-10 11:03:54 人氣:0 ℃
11月30日,昆明宜良縣苗木協會2019年總結大會在宜良縣匡遠街道召開,約300位會員代表參加大會。
協會會長楊志華先就2019年協會工作做了全面回顧和總結。他說,2019年協會組織620家苗企苗農參加產地檢疫員培訓并取得資格證書;組織45家會員單位布展第六屆昆明國際觀賞苗木展并獲好評。此外,通過組團赴成都溫江、廣東中山等地考察,召開3次理事會、28次小組會等活動,為會員搭建了認識、了解、溝通、交流和合作的平臺。
爭對去年的各地幼苗銷售市場中定期萎靡的服務業現狀,楊志華要求,一要調準種殖成分,壓縮成種殖數量;二是增長分娩標準規范,下心思變少增質;三要增長幼苗方法質量,能夠 精巧化方法,有效降控制成本投入;四要走專科化種殖高架道路,變少種殖優良平種,挑選好特色優良平種,創建好服務業牌子影晌和用戶評價;五要不斷加強學會,學會并巧用“樹多多的”等廣告媒介、app,拓展影晌力,追求新影晌,為賣出打好理論知識。“銷售市場中是殘暴冷血的,最多只能適用于銷售市場中不同,能夠我的世界生存轉型。”楊志華說。
楊志華表示,結合明年在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昆明茨壩片區開建的國家植物博物館以及國家儲備林項目在宜良實施等,宜良苗木花卉產業將迎來產業轉型升級的良機。他說:“展望2020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協會將引導會員打贏有害生物防治殲滅戰,繼續組織會員單位赴先進苗木花卉企業參觀學習,指導會員單位在‘樹多多’平臺開設店鋪,擴大銷售渠道。”
據了解,宜良縣苗木協會成立于2016年11月,目前會員由成立時的186家發展到400余家。該協會的成立,為推動宜良縣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宜良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董艷春說:“目前,宜良縣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16.62萬畝,今年預計綜合總產值將突破40億元。”
董艷春在會上全面分析了制約宜良縣苗木產業發展的因素,一是交易方式單一、落后,交易平臺、信息平臺、服務平臺建設嚴重滯后,管理服務水平低,沒有品牌;二是花木標準化、科技化、精深化水平低;三是流通服務體系不夠健全,信貸服務嚴重滯后;四是花卉苗木產業對旅游發展帶動不足。
董艷春指出,宜良縣花木交易以傳統方式為主,各自為陣、各自交易現象突出;由于生產環節標準化生產能力低,花木產業效益主要來源于花木銷售,僅是分取了花木產業鏈條比較低端的價值,而圍繞食品、植物茶、植物精油等精深加工等附加產品較少;此外,由于流通服務體系不健全,種植戶大多處于“有生產無銷路”的信息錯位狀態。
董艷春表示,宜良縣下一步將以向家庭轉型升級為導向,集中扶持三角梅、云南櫻花、冬櫻花、高桿月季、茶花“五朵金花”,實現由綠化植物轉向盆栽植物;二是支持良種化,爭取良種補貼和建庫資金,建設山茶花、鄉土苗木、三角梅種質資源庫;三是支持機械化,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支持設施化,通過直接補貼或者先建后租等方式,建設標準化中高端設施大棚;四是開展苗木花卉產業“謀長遠、轉方式、調結構、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用杠桿、育主體、強科技、嚴執法”十項行動,助力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本文摘自:《中國國花卉綠植報》)